Publications & Souvenirs
专题文章 10 - Home

何甘棠逝世70年︰甘棠第与何甘棠的葬礼

  

孙中山纪念馆前身为"甘棠第",是上世纪香港富商何甘棠家族的宅第。甘棠第于1914年建成,虽然何甘棠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干德道的"细屋",但家族聚会和红白二事大多在甘棠第举行。何甘棠喜欢热闹,因此甘棠第有一间专为举行派对而设的宴会厅。每年农历新年和圣诞节,他也会装饰大宅,并举行家庭聚餐,共聚天伦。

 

何甘棠于1950年1月14日在甘棠第病逝,享年83岁。他生前致力争取改善华人的社会地位,受敬重的程度从他的葬礼可见一斑。

  

何甘棠(1866-1950)。何甘棠与何东爵士(1862-1956)及何福(1863-1926)为同母异父的兄弟,与孙中山先生同年出生,同样入读过中央书院,其后曾任怡和洋行买办等职。

何甘棠(1866-1950)。何甘棠与何东爵士(1862-1956)及何福(1863-1926)为同母异父的兄弟,与孙中山先生同年出生,同样入读过中央书院,其后曾任怡和洋行买办等职。

出殡当天,抬棺工人把何甘棠的灵柩从甘棠第正门抬出,送上灵车。

出殡当天,抬棺工人把何甘棠的灵柩从甘棠第正门抬出,送上灵车。

圣约翰救伤队香港分会护士及灵车沿西摩道前行。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由何甘棠于1915年倡议及出资筹组,翌年正式成立。

圣约翰救伤队香港分会护士及灵车沿西摩道前行。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由何甘棠于1915年倡议及出资筹组,翌年正式成立。

  

1月20日出殡当天,何甘棠的丧礼在甘棠第举行家庭仪式的房内(今阅览室)举行。仪式过后,何甘棠的灵柩运上灵车,由英军乐队奏乐,带领送葬行列从卫城道出发,沿西摩道、般咸道、薄扶林道至香港大学大学堂辞灵,让亲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何甘棠作最后致敬。到场送别的官绅名流众多,包括港督葛量洪爵士代表鲍路臣、华民政务司杜德、警务处长麦景陶、胞兄何东爵士及周寿臣爵士等,曾受何甘棠乐助的民众亦前来致意。

 

由于何甘棠生前热心公益事务,因此其家人一概恳辞所有挽联、花圈等,并请各亲友将有关款项用于慈善工作,最后共收到11,200元,分发予皇仁书院旧生会纪念堂基金、东华医院、圣约翰救伤队等团体。

  

何家亲属身穿黑衣,陪伴灵柩步行至香港大学。何甘棠曾于1917年捐款予香港大学的热带病与病理学系,用作培训及兴建教学大楼。

何家亲属身穿黑衣,陪伴灵柩步行至香港大学。何甘棠曾于1917年捐款予香港大学的热带病与病理学系,用作培训及兴建教学大楼。

何甘棠的灵车停泊在香港大学外,供社会各界人士作最后的送别。

何甘棠的灵车停泊在香港大学外,供社会各界人士作最后的送别。

  

何甘棠最后葬于摩星岭的昭远坟场。1897年以前,香港并没有给欧亚混血儿安葬的坟场,其后何甘棠与何东爵士向政府买下摩星岭部分地方作坟场之用,建成昭远坟场,并把其中一部分划为属于其家族的墓地 ── 何庄。

  

何庄正门入口,建筑风格与甘棠第相近。因何甘棠笃信风水,选择将家族坟场设于山的另一面。

何庄正门入口,建筑风格与甘棠第相近。因何甘棠笃信风水,选择将家族坟场设于山的另一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