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r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常设展览

  

由于备及举办专题展览,原于一楼展览厅的「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展览于2022年12月16日起暂停展出。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孙中山先生既是近代中国的伟大革命家,亦是带领中国由帝制走向共和的划时代人物。这位不辞劳苦的革命家,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海内外的不少地方都留有他的足印。为了阐述孙先生如何由一个立志悬壶济世的医科学生摇身一变为矢志救国的革命家,我们将透过多件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配合复原场景和历史照片重构孙先生的传奇一生。参观者既可对孙先生求学及革命事迹有更全面的认识,亦可得知孙先生何以宣称其革命思想植根于香港。

  

Dr Sun Yat-sen's report of graduation examination in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Hongkong (Replica), 1892.

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的毕业考试成绩表(复制品),1892年。

The seal of Long Live the Chung Hwa Repulic,1901.

「中华民国万岁」印章,1901年。

a

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的婚约书(复制品),1915年。

a

日人梅屋庄吉订制的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1929年。

「孙中山时期的香港」常设展览

  

作为孙中山先生在香港的重要纪念地,孙中山纪念馆的常设展览重点固然离不开这位历史伟人与香港的密切关系;但除了介绍孙中山先生在香港的事迹外,我们更希望引发参观者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十九世纪末的香港如何孕育出像孙中山这般具有革命创新思想的划时代人物。

 

十九世纪晚期的香港,无论在政府制度、市政建设、卫生医疗各方面均有别于内地;香港更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点,思想相对自由开放。是次展览将透过多件珍贵文物,展示香港在清末革命运动中的重要角色。

  

Annual pass issued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1881.

香港政府签发的夜间通行证,1881年。

Model of Sado Maru (Scale 1:80)

佐渡丸比例模型船(1:80)

Baptism record of Dr Sun Yat-sen, 1910s.

孙中山先生受洗记录,1910年代。

Guan Jingliang's graduation diploma from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1893.

关景良于香港西医书院的毕业证书, 1893年。


back to top

  

  

glass negative

"四大寇"相片的玻璃底片,1888年。
关肇颐医生捐赠

Book

《倫敦蒙難記》初版,1897年。
陳昌銳先生捐贈

Inscription

孙中山先生「博爱」横幅,1910年代。
陶义阁(社团)有限公司捐赠

10 dollar bond

中华革命党拾圆债券,1914年。
孔宪松先生捐赠

purse

1930年代卢慕贞亲手为女儿孙琬缝制的绣花荷包

Orders

孙大元帅令文,1866年至1925年。
刘瑞屏女士捐赠

Photo

1927年宋庆龄摄于莫斯科「糖宫」的照片
Jay Chen捐赠

Ink Box

印有总理国事遗嘱的墨盒 1920年代

Route Map

总理灵榇恭移经过北平市路线图 1929年1月

layout image


back to top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 清华大学的人和事」专题展览

  

2023年1月6日至5月31日「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 清华大学的人和事」专题展览
孙中山纪念馆
一楼展览厅
 
联合主办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清华大学校史馆
 
筹划
孙中山纪念馆
 
免费入场
 

专题展览公众导赏

粤语 (逢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下午3时

 

展览小册子

学生手册(教育小册子)

专题展览活动 (新)

 

清华大学位处北京风景秀丽的清华园,原为城外清室园林旧址,今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高等学府。始建于1911年,清华大学由一所选派留学生的预备学校,发展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现代化综合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奉「行胜于言」为圭臬的学风,培育莘莘学子,陶铸家国栋梁,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带来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2023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2周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清华大学校史馆合办是次展览,透过来自学校珍藏约60余组/件的校史资料,阐述清华大学的早期发展,并且介绍八位杰出学人包括梅贻琦、叶企孙、梁启超、梁思成、陈寅恪、赵元任、朱自清及马约翰的卓越成就。是次展览没有因疫情而搁置,表明清华与香港连绵不断的关系,展现两地共勉共济的情谊。

 

  

光绪30年(1904年)国子监发出之监照,是通向仕途的入场券。香港历史博物馆藏

光绪30年(1904年)国子监发出之监照,是通向仕途的入场券。

香港历史博物馆藏

朱批赏拨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的札文,1909年10月26日。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朱批赏拨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的札文,1909年10月26日。

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国立清华大学条例,1928年9月。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国立清华大学条例,1928年9月。

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国立清华大学同意陈寅恪休假赴香港大学任教之信函纪录,1940年9月2日。 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国立清华大学同意陈寅恪休假赴香港大学任教之信函纪录,1940年9月2日。 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back to top

back to top

智博行

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制作的"智博行"流动应用程式,现已涵盖孙中山纪念馆。你可浏览两个常设展览精选共20件展品的资料及录音导赏,随时随地认识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及孙先生身处年代的香港历史。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智博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