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代价 ─ 从数帧孙中山先生的历史照片说起
孙中山先生自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后,于翌年2月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干亨行"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会,并随即在香港策动革命史上的首次起义。原定于1895年10月26日起义的乙未广州之役,因消息泄漏而流产;孙先生当时尚在广州城内,清廷以重赏缉拿,于是他取道澳门到香港,东渡日本后剪辫易服,只身前往檀香山,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
因从事革命在当时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孙中山先生的家人亦在革命党人的协助下,于1896年举家由翠亨村前往檀香山,投靠在当地发迹的孙先生长兄孙眉。1901年4月至6月孙先生重返檀香山时,在异地与家人团聚,并留下了这帧罕有的合照。第一排正中是孙先生的母亲杨太夫人,站在前面的是幼女孙婉,左边的是长子孙科,右边的是长女孙娫。第二排由左至右是女仆月红、孙眉妻谭氏、侄细威、孙眉、孙中山、孙夫人卢慕贞、孙顺霞及女仆。
孙中山先生与卢慕贞夫人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于1884年在翠亨村完婚;婚后孙先生长时间在外读书及从事革命,二人聚少离多。长子孙科于1891年10月20日在翠亨村出生时,孙先生仍未完成学业,尚在香港西医书院习医。长女孙娫于1894年3月31日诞生时,孙先生正为革命事业而废寝忘食,曾于6月到天津上书李鸿章,并于11月往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幼女孙婉生于1896年11月12日,巧合地与孙中山先生同月同日出生;孙先生已于数月前离开了檀香山,而他在孙婉出生时又刚经历了动人心魄的伦敦蒙难。孙先生于蒙难获释后在英国及日本活动,直至1901年4月至6月重返檀香山时,才与4岁多的孙婉首次见面,父女与家中各人留下了这帧合照。
孙中山先生举家在檀香山的起居全赖孙眉的财政支持,而孙眉自1894年起在檀香山加入兴中会后,便尽倾家财资助弟弟的革命运动,终至破产。1907年,孙眉携同一家与母亲杨太夫人、卢慕贞、孙娫及孙婉迁居九龙牛池湾,直至1910年孙眉因革命运动遭香港政府驱逐出境后,再举家迁往马来亚槟城。其间孙科一直身处檀香山,先后肄业于圣安东尼小学及圣路易斯学院。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南京政府于翌年元旦成立,孙中山先生被推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9日,卢慕贞携同两女经新加坡返回上海,再前往南京。这时孙科亦已从檀香山返国,孙先生一家五口遂得以在南京团聚,并举家在游武汉及福州后返回广东,在广州留下了这帧珍贵的全家福,拍摄的日期是1912年5月。前排二人是卢夫人及孙先生,后排左起为孙娫、孙科、宋蔼龄及孙婉。宋蔼龄是孙先生第二任夫人宋庆龄的姐姐,在孙先生辞退临时大总统后便出任他的英文秘书。
就在孙家于革命前夕旅居香港时,孙中山先生的母亲杨太夫人在港逝世,享年83岁,安葬于西贡濠涌百花林。当年香港政府对孙先生颁下的驱遂令仍告生效,孙先生自然无法回港为母亲奔丧。直至辛亥革命成功后,孙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后共91天,并于1912年4月1日正式解除大总统职,在同月24日乘船经香港前往广州。当时香港各社团本已预备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惟因香港政府下令禁止,孙先生固然未能上岸,各欢迎活动亦被迫取消。下照摄于1912年5月14日,当时孙氏亲属一众前往百花林扫墓,包括了前排左三的陈粹芬、左四的卢慕贞、右三的孙娫;后排穿西服的中站者孙眉,在他前方的两小孩孙干及孙满,以及孙眉身旁穿吊带裤的孙科。在芸芸众人当中,并不见孙中山先生的踪影;而孙先生得以重返香港时,已是此照拍摄后的四天,即5月18日。
孙中山先生终身为革命奔波,既不能见到母亲临终一面,与长女孙娫亦如此。1912年7月,孙先生与子女三人经过数月来的短聚,孙娫及孙婉姐妹便随兄长孙科留学美国,入读加州柏克莱大学分校。孙娫抵美后不久,便因病于1913年3月折返澳门母亲的住所养病。当时孙中山先生正忙于策动讨袁起事,得悉爱女病重的恶耗后,于6月20日赶往澳门,惟因军务倥偬,于6月23日晚从澳门前往香港,而孙娫就在两天后(即6月25日)于澳门病逝,年仅19岁。
上述数帧历史照片,引证了孙中山先生为革命活动而奔走各地、与家人聚少离多的事实,可见他为实践民主共和的理想曾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