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

建築特色
孫中山紀念館館址「甘棠第」,1914年建成,原為香港商人何甘棠的宅第。整體建築屬愛德華時期的古典風格,內部裝修瑰麗堂皇,弧形陽臺有希臘式巨柱承托,色彩斑斕的玻璃窗、陽臺牆身的瓷磚,以及柚木樓梯均保存良好,是香港其中一座最早以鋼筋構建,並有供電線路鋪設的私人住宅,亦是香港現存少數的二十世紀初建築物。2010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約攝於一九一四年的甘棠第

白廳一角

彩繪玻璃窗
孫中山銅像
孫中山先生於年青時期在香港接受中學及大學教育,並曾宣稱自己的革命思想是從香港得來。故此,館方為孫中山先生雕鑄全身像時,便以他在港求學時朝氣勃勃、滿懷理想的青年人模樣為依據。
銅像手執中西書籍,既突顯了孫先生手不釋卷的性格,亦反映了他在港求學期間博覽中西群書,探索如何救國救民的崇高志向。
這尊由本地雕塑家朱達誠所鑄造的銅像讓孫先生英姿勃發的形象活現於觀眾眼前。

孫中山銅像



開放時間
孫中山紀念館正常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星期四(公眾假期、孫中山先生11月12日誕辰及3月12日忌辰除外)、
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惡劣天氣安排
- 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若紀念館開放前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紀念館不會開放。
若紀念館開放期間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紀念館將會關閉。
若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取消或改為3號或更低信號時,距離休館時間尚有三小時或以上,而情況又許可的話,紀念館會在兩小時內重新開放。如相距休館時間不足三小時,紀念館不會開放。
- 「極端情況」*:
若紀念館開放前「極端情況」生效,紀念館不會開放。
若「極端情況」取消時,相距休館時間尚有三小時或以上,而情況又許可的話,紀念館會在兩小時內重新開放。如相距休館時間不足三小時,紀念館不會開放。
*遇有超強颱風引致公共交通服務嚴重受阻、廣泛地區水浸、嚴重山泥傾瀉或大規模停電情況,政府會發出「極端情況」公布。
-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
若紀念館開放前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紀念館不會開放。
若紀念館開放期間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紀念館照常開放。
若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取消時,相距休館時間尚有兩小時或以上,而情況又許可的話,紀念館會在兩小時內重新開放。如相距休館時間不足兩小時,紀念館不會開放。


導賞服務
公眾導賞服務
- 每團名額20人,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 導賞期間或會使用擴音器,懇請見諒。
- 集合地點:紀念館2樓展覽廳入口處
- 全程1小時
常設展覽導賞團 | |
---|---|
粵語 (逢星期三) | 下午2時 |
粵語 (逢星期六) | 下午2時、4時 |
粵語 (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 下午2時、4時 |
普通話 (逢星期六) | 下午3時 |
英語 (逢星期日) | 下午3時 |
探索甘棠第建築特色之旅 | |
---|---|
粵語 (星期日) 日期:2/4, 9/4, 23/4, 14/5, 21/5, 28/5, 4/6, 11/6, 25/6/2023 | 下午4時30分至5時30分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 清華大學的人和事」展覽 | |
---|---|
粵語 (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 下午3時 |
團體導賞服務
以下團體可填妥申請表格申請免費導賞服務:
- 參觀人數達20人或以上的註冊幼稚園、小學、中學、專上學院、大學及慈善或非牟利團體;及
- 參觀人數達10人或以上專為殘疾人士或長者服務的註冊學校、慈善或非牟利團體。
每團導賞服務約1小時。本館將按先到先得方法處理有關申請。合資格團體須在參觀前最少兩星期至三個月提交申請(由該月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接受報名)。例如2016年8月1日起便可申請2016年11月份的參觀。請於辦公時間內(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2時45分及下午2時至5時30分) 致電3580 6780預約,然後在預約後一星期內將填妥的申請表格連同證明文件副本,郵寄(信封面請註明「團體參觀」)或傳真 (3580 0498) 至孫中山紀念館。倘申請人未能如期遞交申請表,電話預約即自動取消。如申請的參觀日期距遞交申請表格的時間少於兩星期,申請將不獲受理。
下載表格:團體參觀及導賞服務申請表 (PDF 檔案)
手語傳譯導賞
與香港展能藝術會合作舉辦,為聽障人士提供手語傳譯服務,增進聽障人士對孫中山先生及近代中國歷史的認識。每團約1小時,名額20人,先到先得,額滿即止。有興趣人士請於辦公時間內致電預約。
(每月舉辦兩節)
團體參觀
以下團體可填妥申請表格申請免費導賞服務:
- 參觀人數達20人或以上的註冊幼稚園、小學、中學、專上學院、大學及慈善或非牟利團體;及
- 參觀人數達10人或以上專為殘疾人士或長者服務的註冊學校、慈善或非牟利團體。
每團導賞服務約1小時。本館將按先到先得方法處理有關申請。合資格團體須在參觀前最少兩星期至三個月提交申請(由該月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接受報名)。例如2016年8月1日起便可申請2016年11月份的參觀。請於辦公時間內(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2時45分及下午2時至5時30分) 致電3580 6780預約,然後在預約後一星期內將填妥的申請表格連同證明文件副本,郵寄(信封面請註明「團體參觀」)或傳真 (3580 0498) 至孫中山紀念館。倘申請人未能如期遞交申請表,電話預約即自動取消。如申請的參觀日期距遞交申請表格的時間少於兩星期,申請將不獲受理。
下載表格:團體參觀及導賞服務申請表 (PDF 檔案)
請注意
- 如當日參觀人數太多,本館將因應展覽廳可容納人數,按先到先得方法安排觀眾入場。
- 館方不提供車位予旅遊巴士停泊。參觀團體的旅遊巴士須於西摩道25號 (近港九五旬節會五旬節堂) 的路邊停車處上落客。下車後,參觀人士可沿衞城道步行1至2分鐘到達本館,沿途毋須橫過馬路。
歡迎下載閱讀PDF檔案的應用程式:

館內設施
孫中山紀念館樓高四層,總樓面面積約2,560平方米。館內除了常設展覽廳和專題展覽廳外,還設有閱覽室、視像室、互動學習室及活動室。館內各項設施經特別設計,務求在方便市民和保存古蹟之間取得平衡。
無障礙設施
現時,孫中山紀念館提供以下無障礙設施和服務︰
- 正門入口設有無障礙斜道、觸覺引路帶及觸覺平面圖
- 票務處設有聆聽輔助系統
- 接待處設有輪椅借用服務
- 館內各層設有暢通易達洗手間
- 升降機裝置凸字層數顯示及揚聲廣播
- 緊急視聽警號警報系統
- 殘疾人士可使用升降機前往各層
「逍遙行」孫中山紀念館
─ 享受無障礙的參觀體驗
「逍遙行」是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推行的「賽馬會智能逍遙行計劃」下開發的一個定位及導航的手機應用程式,透過藍牙裝置及Wi-Fi等定位技術,以語音及文字提示用家知道身處位置及周圍情況,並引領他們抵達目的地,同時提供室內設施的平面圖及重要資訊。程式免費下載。
孫中山紀念館為「逍遙行」的場地合作夥伴之一,為觀眾帶來一個無障礙的參觀體驗。
App Store 下載: | ![]() |
Google Play 下載: | ![]() |
無障礙主任
孫中山紀念館的無障礙主任為一級助理館長(孫中山紀念館),如有需要,請致電3580 6776聯絡(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15分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6時)。在非辦公時間,可致電2367 6373與當值人員聯絡。
博物館通行證
按此可細閱有關詳情。
參觀守則
- 為確保展品安全並顧及其他參觀人士,請勿使用閃光燈、其他發光裝置、自拍器材或腳架,並遵守各展覽廳的拍攝規則。
- 請勿塗污或損毀紀念館內的展品、裝置、牆壁或設施。
- 請勿在紀念館飲食,以保持地方整潔。
- 為保持寧靜、安全及舒適的觀賞環境,請勿喧嘩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危險或滋擾。
- 參觀人士必須遵守《博物館規例》(第132章第105I條)及紀念館任何因應需要而另訂的其他規則。

惡劣天氣特別安排
- 為幼稚園/ 小學/ 特殊學校/ 兒童中心/ 老人中心及相類團體安排的館內預先報名節目或親子活動,將於以下天氣情況取消:
- 若天文台於節目開始前三小時懸掛三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
- 紅/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已經生效。
- 其他館內節目,將於以下天氣情況取消:
- 若天文台於節目開始前三小時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
-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已經生效。
- 戶外節目,將於以下天氣情況取消:
- 若天文台於節目開始前三小時懸掛三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
- 紅/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已經生效。
- 正在舉行的節目:如遇有天文台發出紅/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懸掛三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所有館內節目將會繼續進行,而戶外節目立即取消。
- 有關博物館於惡劣天氣之開放時間,請參閱參觀─開放時間
- 各項取消活動將改期舉行或安排退款(如適用)。
常見問題
問1:
孫中山紀念館有沒有泊車設施?
答1:
孫中山紀念館範圍內沒有泊車設施。參觀人士可使用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至堅道,再沿行人路向西步行約5分鐘到紀念館,或乘搭途經堅道的巴士及專線小巴前往紀念館。
團體參觀人士建議於西摩道近衞城道交界(近五旬節堂)下車,並沿衞城道步行約1至2分鐘到達紀念館,沿途不用橫過馬路。
問2:
孫中山紀念館範圍內可否拍攝或錄影?
答2:
基於展品和圖片的知識產權和保存等因素,孫中山紀念館的展覽廳、視像室、互動學習室和閱覽室內不可拍攝和錄影。其他範圍可進行非商業用途的拍攝或錄影,但不可使用腳架,以免影響其他參觀人士。
問3:
孫中山紀念館有何設施?
答3:
孫中山紀念館樓高四層,總樓面面積約2,560平方米。館內備有下列設施:
- 兩個常設展覽廳 - 分別是「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及「孫中山時期的香港」。展廳內陳列多件珍貴歷史文物,全面介紹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蹟,以及香港在辛亥革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甘棠第的歷史與修繕」展覽廳 - 扼要地闡述甘棠第的歷史沿革,以及由私人住宅修繕為公眾場館的過程。
- 專題展覽廳暨演講廳 - 定期舉行與孫中山先生及辛亥革命有關的專題展覽及講座。
- 閱覽室 - 藏有不少與孫中山先生及辛亥革命相關的書籍,讓公眾人士作學術研究用途。
- 兩個視像室 - 分別播放兩套有關孫中山先生的錄像節目,包括以大眾為對象的紀錄片和以兒童為對象的卡通動畫。
- 互動學習室 - 配備多台電腦,內置多項電腦教育遊戲,透過遊戲形式介紹孫中山先生的事蹟;參觀者亦可通過互動模式,重點認識多個孫先生及辛亥革命的專題。
- 活動室 - 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如親子活動及工作坊等。
問4:
市民如何捐贈文物予孫中山紀念館?文物的選取過程又是怎樣的?
答4:
市民欲捐贈文物給孫中山紀念館,請將文物的資料,例如捐贈者姓名、聯絡方法、建議捐贈物件的描述和相片等,透過以下途徑給我們︰
電話︰3580 6780
傳真︰3580 0548
郵寄︰香港中環半山衞城道7號孫中山紀念館 (信封面請註明「文物捐贈」)
我們收到文物捐贈資料後,會提交「歷史博物館節目會議」,根據博物館收藏範疇、歷史及研究價值、物件狀況等幾方面,討論及審議捐贈提議,並會盡快回覆捐贈者博物館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