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r
展覽 - Home

從醫人到醫國 ─
孫中山與粵港澳文物展


7.11.2025 – 31.03.2026
一樓展覽廳
孫中山紀念館

聯合主辦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聯合策劃及承辦
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澳門博物館

免費入場

孫中山先生(18661925)是偉大的民族英雄,畢生為復興中華民族鞠躬盡瘁,在海內外廣受尊崇。粵港澳地區作為他出生及成長的地方,既是接受教育和工作之地,亦是他萌發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思想之地。他在香港完成醫學教育,在澳門和廣州以行醫作為「入世之媒」;領導及策劃的十次武裝起義大多以廣州和香港為基地;民國成立後,為捍衛共和制度以維護國家統一,孫先生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

粵港澳三地既展現孫先生從醫人到醫國的生命軌跡,文化上亦血脈同源。近代以來,憑藉獨特的歷史及地理條件,粵港澳地區發展迅速,成為近代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視窗,通向外洋的門戶。

2025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這個專題展覽薈萃粵港澳地區超過六十件珍貴文物、文獻和歷史照片,闡述孫中山先生與三地的深厚淵源,緬懷他的不朽功勳。

展覽小冊子

公眾導賞服務(粵語)(11月22日開始)

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提供,全程約1小時,每團名額20人,先到先得。參觀者須於導賞開始前,在一樓展覽廳入口處集合。


此展覽為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網頁 https://www.ccpo.gov.hk/tc

網頁連結:
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
https://www.ccpo.gov.hk/tc


 

  

  

「四大寇」照片的玻璃底片,約1890年。 <br>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四大寇」照片的玻璃底片,約1890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濠鏡閱書報社照片,1911年。 <br>澳門博物館藏

濠鏡閱書報社照片,1911年。
澳門博物館藏ㅤㅤ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香港大學致孫中山先生函,1912年。 <br>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藏

香港大學致孫中山先生函,1912年。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藏

孫中山先生親書的「博愛」條幅,1920年。 <br>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孫中山先生親書的「博愛」條幅,1920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孫大元帥令文,1923年。 <br>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孫大元帥令文,1923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中山艦航海鐘,20世紀初。 <br>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中山艦航海鐘,20世紀初。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常設展覽

  

由於舉辦「從醫人到醫國──孫中山與粵港澳文物展」專題展覽,「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常設展覽現正暫停展出。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免費入場


孫中山先生既是近代中國的偉大革命家,亦是帶領中國由帝制走向共和的劃時代人物。這位不辭勞苦的革命家,其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海內外的不少地方都留有他的足印。為了闡述孫先生如何由一個立志懸壺濟世的醫科學生搖身一變為矢志救國的革命家,我們將透過多件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配合復原場景和歷史照片重構孫先生的傳奇一生。參觀者既可對孫先生求學及革命事蹟有更全面的認識,亦可得知孫先生何以宣稱其革命思想植根於香港。

 

  

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的畢業考試成績表(複製品),1892年。

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的畢業考試成績表(複製品),1892年。

「中華民國萬歲」印章,1901年

「中華民國萬歲」印章,1901年。

日人梅屋莊吉訂製的孫中山先生半身銅像,1929年。

日人梅屋莊吉訂製的孫中山先生半身銅像,1929年。

「孫中山時期的香港」常設展覽

  

免費入場

作為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的重要紀念地,孫中山紀念館的常設展覽重點固然離不開這位歷史偉人與香港的密切關係;但除了介紹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的事蹟外,我們更希望引發參觀者思考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即十九世紀末的香港如何孕育出像孫中山這般具有革命創新思想的劃時代人物。

十九世紀晚期的香港,無論在政府制度、市政建設、衛生醫療各方面均有別於中國內地;香港更是一個中西文化交匯點,思想相對自由開放。是次展覽將透過多件珍貴文物,展示香港在清末革命運動中的重要角色。

 

  

香港政府簽發的夜間通行證,1881年。

香港政府簽發的夜間通行證,1881年。

佐渡丸比例模型船(1:80)

佐渡丸比例模型船(1:80)

孫中山先生受洗記錄,1910年代。

孫中山先生受洗記錄,1910年代。

關景良於香港西醫書院的畢業證書, 1893年。

關景良於香港西醫書院的畢業證書, 1893年。


back to top

  

  

glass negative

「四大寇」照片的玻璃底片,約1890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Book

《倫敦蒙難記》初版,1897年。
陳昌銳先生捐贈

Inscription

孫中山先生親書的「博愛」條幅,1920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10 dollar bond

中華革命黨拾圓債券,1914年。
孔憲松先生捐贈

purse

1930年代盧慕貞親手為女兒孫琬縫製的繡花荷包

Orders

孫大元帥令文,1866年至1925年。
劉瑞屏女士捐贈

Photo

1927年宋慶齡攝於莫斯科「糖宮」的照片
Jay Chen捐贈

Ink Box

印有總理國事遺囑的墨盒 1920年代

Route Map

總理靈櫬恭移經過北平市路線圖 1929年1月

layout image


back to to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