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 & Souvenirs
專題文章 10 - Home

何甘棠逝世70年︰甘棠第與何甘棠的葬禮

  

孫中山紀念館前身為「甘棠第」,是上世紀香港富商何甘棠家族的宅第。甘棠第於1914年建成,雖然何甘棠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干德道的「細屋」,但家族聚會和紅白二事大多在甘棠第舉行。何甘棠喜歡熱鬧,因此甘棠第有一間專為舉行派對而設的宴會廳。每年農曆新年和聖誕節,他也會裝飾大宅,並舉行家庭聚餐,共聚天倫。

 

何甘棠於1950年1月14日在甘棠第病逝,享年83歲。他生前致力爭取改善華人的社會地位,受敬重的程度從他的葬禮可見一斑。

  

何甘棠(1866-1950)。何甘棠與何東爵士(1862-1956)及何福(1863-1926)為同母異父的兄弟,與孫中山先生同年出生,同樣入讀過中央書院,其後曾任怡和洋行買辦等職。

何甘棠(1866-1950)。何甘棠與何東爵士(1862-1956)及何福(1863-1926)為同母異父的兄弟,與孫中山先生同年出生,同樣入讀過中央書院,其後曾任怡和洋行買辦等職。

出殯當天,抬棺工人把何甘棠的靈柩從甘棠第正門抬出,送上靈車。

出殯當天,抬棺工人把何甘棠的靈柩從甘棠第正門抬出,送上靈車。

聖約翰救傷隊香港分會護士及靈車沿西摩道前行。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由何甘棠於1915年倡議及出資籌組,翌年正式成立。

聖約翰救傷隊香港分會護士及靈車沿西摩道前行。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由何甘棠於1915年倡議及出資籌組,翌年正式成立。

  

1月20日出殯當天,何甘棠的喪禮在甘棠第舉行家庭儀式的房內(今閱覽室)舉行。儀式過後,何甘棠的靈柩運上靈車,由英軍樂隊奏樂,帶領送葬行列從衛城道出發,沿西摩道、般咸道、薄扶林道至香港大學大學堂辭靈,讓親友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何甘棠作最後致敬。到場送別的官紳名流眾多,包括港督葛量洪爵士代表鮑路臣、華民政務司杜德、警務處長麥景陶、胞兄何東爵士及周壽臣爵士等,曾受何甘棠樂助的民眾亦前來致意。

 

由於何甘棠生前熱心公益事務,因此其家人一概懇辭所有輓聯、花圈等,並請各親友將有關款項用於慈善工作,最後共收到11,200元,分發予皇仁書院舊生會紀念堂基金、東華醫院、聖約翰救傷隊等團體。

  

何家親屬身穿黑衣,陪伴靈柩步行至香港大學。何甘棠曾於1917年捐款予香港大學的熱帶病與病理學系,用作培訓及興建教學大樓。

何家親屬身穿黑衣,陪伴靈柩步行至香港大學。何甘棠曾於1917年捐款予香港大學的熱帶病與病理學系,用作培訓及興建教學大樓。

何甘棠的靈車停泊在香港大學外,供社會各界人士作最後的送別。

何甘棠的靈車停泊在香港大學外,供社會各界人士作最後的送別。

  

何甘棠最後葬於摩星嶺的昭遠墳場。1897年以前,香港並沒有給歐亞混血兒安葬的墳場,其後何甘棠與何東爵士向政府買下摩星嶺部分地方作墳場之用,建成昭遠墳場,並把其中一部分劃為屬於其家族的墓地 ── 何莊。

  

何莊正門入口,建築風格與甘棠第相近。因何甘棠篤信風水,選擇將家族墳場設於山的另一面。

何莊正門入口,建築風格與甘棠第相近。因何甘棠篤信風水,選擇將家族墳場設於山的另一面。


back to top